刘炳宪:扎根中国,站在数字病理最前沿
时间: 2015-07-09 来源:千人杂志
提要:“每个人天生是否可以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最开始谁也不能确定。在我创业过程中有一批很优秀的员工跟着我一块开拓,这是我最大的成功。”

刘炳宪:扎根中国,站在数字病理最前沿

 

文/本刊记者 杨淼

日本推崇的“匠人精神”,是尊重对待工作不懈不怠、严谨和认真的态度。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极强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

在日本生活二十余载的刘炳宪便是对这样严谨态度的最好诠释。三年时间,刘炳宪和团队专注于数字病理领域,实现了KF-PRO系列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仪高处理速度、高画质、低成本、小屏化的突破,在世界主流市场争取到了一席之地。回忆漫漫创业路,刘炳宪坚持着割舍掉一切的信念,带着落叶归根的家国情怀一路前行。

 

宁静致远:沉淀技术基础,占据市场高地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病理都是一项新型的技术,只有大概十年的发展时光,但是市场需求巨大。联合市场调研发布报告指出,未来7年内(2013-2020年),全球数字化病理(DP)市场预计将以14.3%的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并在2020年达到57亿美元。该市场在2012年价值19.8亿美元。

由于数字病理是新生事物,欧美和我国的发展实际上差距并不大。但是我国对数字病理的需求可能比发达国家更迫切:中国医院的旧体制使得病理医生只起到了辅助治疗的功能,造成了病理医生、病理专家的缺人率非常高,达到75%以上。要解决病理专家的缺人率持续上升的问题,可以通过远程诊断,提高病理医生的工作效率。

瞄准数字病理领域,刘炳宪和他的团队实现了技术的突破。2011年,刘炳宪离开了工作生活几十年的日本,回到国内创立了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公司用3年时间完成该项目软、硬件研发工作,成功研发KF-PRO系列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仪,并于2013年12月成功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14年取得CE证书。目前,公司开发的远程病理诊断平台已应用到多个省市。

谈到江丰生物取得的阶段性辉煌成果,刘炳宪坦言,技术的积累是成功的根本。“江丰生物在成立伊始便确立了成为数字病理专业性设备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实际上我们的核心团队在国外,原来和医疗行业实际上完全不沾边,回国创业之后才涉入到病理行业,所以跨领域的难度可想而知。从2011年初创公司到2014年,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专注于技术突破和基础研究,最终拿到了医疗器械的二类的注册证,实现了高处理速度、高画质、低成本、小屏化,在世界主流市场争取到了一席之地。”他也透露,目前已经实现了KF-PRO系列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仪产品的系列化,并且2014年已经开始销售5片机KF-PRO-005的和400片机KF-PRO-400。

三年的技术积累,为的是以技术为茅,牢牢扎根在数字病理的市场。下一个三年,江丰生物将侧重于市场的开拓。从2014年开始,江丰生物逐渐开辟出自己的市场。除了组建市场团队之外,江丰生物积极与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学术专家沟通联系,在过去两年时间内重点宣传数字病理的概念。目前已经取得病理领域专家的认可,形成了与国外知名产品同样的知名度。“去年我们大概签约了二十几台机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今年我们计划大概是一百五十台左右,我觉得能突破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份额。”谈到江丰生物的未来,刘炳宪信心满满。

对于未来的拓展方向,刘炳宪看得更远,将目光放到了全国的空白市场,他指出,江丰生物近期的目标是筹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字病理的数据分析平台。“我们的战略就是先建各个地域性的区域病理诊断平台,再由点到面连片成网,把整个全国性的数字病理网统一起来,这样就完成了对数字切片等数据积累的最基础的一个设施。有了这样的设施,就可以把过去医院积累的大量的切片包括一些病历信息放到这个数据中心,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一个庞大的病理数据库。首先它应用最广泛的可能是图像分析、智能化诊断,经过数据中心计算机的处理,就可以对某些病情进行自动化的分析,自动化的诊断。”

 

家国情怀:借着数字病理的春风回家

1992年,刘炳宪就职于黑龙江省计算中心。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这位年轻人怀揣着对大千世界的好奇,一路向东,来到了日本研修学习,没想到一呆就是二十年。刘炳宪回忆道:“有俗语说,十岁以前吃的东西所形成的口味将来会影响你的一生,这说的是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感。我从离开中国到日本工作生活已经有二十多年,从第三年开始就一直想回国,但是由于工作、生活、家庭、子女教育等牵绊太多,一直无法实现。”

2005年,刘炳宪已先后在日本佳能、富士胶卷等公司任职,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创业的想法逐渐清晰。同年,他创办了日本株式会社微创系统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解释日本的创业是为了归国做准备:“初创公司的合伙人都是中国人,我们内心都有着归国的愿望,所以在最开始我们把这个公司定位成在日本积累技术、人才、能量,为将来有一天能回国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打下基础,也就是在买回国的船票。”而后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已成为日本佳能、日本富士胶卷、东芝TEC等跨国公司在通信、马达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的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为江丰生物的创立做好了在技术及人才上的储备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炳宪在创业期间一直寻找着完成他归国愿望的契机,而这个“东风”恰巧将他带入了数字病理这个完全空白的领域。他坦言,促成他归国的契机就是来自朋友的一通电话:“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博士是我的挚友,他在05年归国创立了江丰电子。2010年我接到了他的一个电话,他说他参加了一个关于数字病理的展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机遇,邀请我回国创业。”二十余载的归国梦想,五年准备的船票,今日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船。刘炳宪一刻也不耽误,开始了对国内创业环境、数字病理领域的调研,在经过一年的准备之后,他毅然决然的决定回到中国重新创业。

他坦言,国家引才、引进项目以及一些人才和项目资助等利好政策也是他选择回国创业的重要原因,“我们经过仔细的调研,发现国内的创业环境很好,发展机会也较多好,国家政策全力扶持归国创业;同时,国内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市场,数字病理领域就属于其中,相比日本美国等比较成熟的市场化的社会,中国在市场拓展上也保有优势。”

江丰生物成立至今已过了4年时间,回首创业艰难路,刘炳宪认为最困难的还是在人心。在产品推广初期,由于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对国外品牌的追求,导致市场推广遭到“冷遇”。同时刘炳宪放眼整个产业,认为国内医院“崇洋媚外”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国内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跟国外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差距。正是由于对产业的精准把握,江丰生物专注于夯实技术基础,不断建立自己的品质体系。

 

从1到0:创业是一个割舍的过程

创业未必会成功,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许多创新企业黯然失败。而刘炳宪是幸运的,第一次创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江丰生物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炳宪坦言,他在先后两次的创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公司的整个管理框架以及理念的成熟。他认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指导的方向,也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发展方向、目标。“江丰生物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制定了一个很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成为数字病理的国内第一品牌,我们现在做到了。未来,江丰生物的方向将会是上市。”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江丰生物下一个三年计划必定会顺风顺水、一路高歌。

回忆起创业路上的难忘瞬间,一向沉稳冷静刘炳宪一反常态,激动的表示那是在江丰生物参加第一届全国病理研会读片会的时候。“当时有几位病理专家看过我们的设备之后提议将江丰的产品和德国徕卡的产品进行pk,这一刻的成就感让我觉得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表示我们真的站在了中国病理领域的最前沿。”对他个人,刘炳宪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功是收获了优秀的团队。“每个人天生是否可以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最开始谁也不能确定。在我创业过程中有一批很优秀的员工跟着我一块开拓,这是我最大的成功。”

但是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最开始的技术研发瓶颈,到开拓市场的困难。刘炳宪面对一个个的困难,想到更多的是怎么解决。他也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江丰生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停解决不同问题,逐渐公司管理运作水平整体提高。包括我在内的核心团队成员,每天都要接受新东西:怎么建立市场部,怎么建立营销,售后服务、怎样建立公司文化等等。”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刘炳宪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充满“正能量”,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回国创业这几年,完全颠覆了原来在日本的时间规划,“原来在日本,工作和生活区别得比较严,但是回国创业后发现业余时间几乎没有了。只要一个电话打来,无论是不是下班时间或者周末,都要开始处理工作。”他笑称回国之后生活和工作已经融为一体,失去了原本严格的时间划分。但是刘炳宪在繁忙的工作中,将与人交往作为汲取精神力量的来源,随时保持着“正能量”的生活态度。“我个人还算比较善于交往,所以在做打高尔夫球和爬山这些运动的同时,我非常喜欢跟朋友做一些交往。” 

面对目前国家鼓励万众创业的趋势,刘炳宪更加冷静的对年轻人创业提出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创业是一个割舍的过程。现在很多人都有创业梦想,但是无法舍去既得的利益,比如是一个工薪阶层或者很安稳的职位。如果你要想创业的话,你要把过去所有的荣誉,所有的基础全都扔掉,我归国创业的生涯就是一个从1到0的割舍。”他建议年轻人创业一定要先制定目标,放平心态去接受失败,再去割舍掉已经获得的利益。

————————————————————————————

刘炳宪,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版权声明:《千人》杂志系千人智库旗下出版物,在"前瞻性·建设性"办刊宗旨指引下,面向全球海内外华人群体,为高层次人才打造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本网为《千人》杂志唯一官方网站,凡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评论详情

   暂无相关评论!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