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1-29 来源:光明网
提要: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指出,鱼浮灵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在水产品的养殖与流通环节确实都有使用,但带来的安全风险有限,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指出,鱼浮灵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在水产品的养殖与流通环节确实都有使用,但带来的安全风险有限,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
据了解,鱼浮灵俗称“固体双氧水”,其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鱼浮灵投入水中后,会水解为碳酸钠和双氧水,碳酸钠将提高水的pH值,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释放氧气,从而起到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效果。在活体水产品运输过程中,使用鱼浮灵能迅速为鱼、虾、蟹等提供氧分,不仅延长了它们的生命,而且还可以使因缺氧而萎靡的鱼虾活跃起来。
目前,我国对鱼浮灵类增氧产品的使用还没有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不过,从其主要分解产物过氧化氢来看,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乐介绍,农业部第235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规定,过氧化氢属于“动物性食品允许使用,但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药物”。
针对第一种担忧,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副研究员黄鸿兵解释,过氧化氢和碳酸钠对鱼类的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性一般没有负面影响,目前也没有任何实验证据和理由说明鱼浮灵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运输流通过程中鱼浮灵的使用时间一般也比较短。由于重金属在鱼体内蓄积需要一定时间,总体来看,因使用鱼浮灵带来重金属残留的风险并不高。”黄鸿兵说。(光明网)
版权声明:《千人》杂志系千人智库旗下出版物,受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在"前瞻性·建设性"办刊宗旨指引下,以国家"千人计划"为策源地,面向全球海内外华人群体,为高层次人才打造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本网为《千人》杂志唯一官方网站,凡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评论详情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

合作单位:
中国人才网 |
美国华人医药科学家协会 |
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 |
全日本中国人博士协会 |
法中企业家和管理工作者协会 |
澳大利亚华人金融专家协会 |
国际人才交流 |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千人计划创投中心 |
千人计划创业大赛 |
人才职业网 |
中国留学人才网 |
教育杂志 |
中国在线 |
生物通 |
新西兰中文网 |
生物帮 |
生物探索 |
湖北省新侨专业人士联谊会 |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 |
科学网 |
尓湾文化 |
新华网人才频道 |
千人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