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古代都曾有过近亲结婚(consanguineous marriage)。在一千多年前,阿拉伯社会采用这类婚姻,甚至将其视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学者认为,与阿拉伯国家相比,近亲结婚在西方国家的流行率相对较低。
在阿拉伯国家,流行各种类型的第一代表亲(一级表亲)婚姻,占所有婚姻的20%到50%。2013年在阿曼,近亲结婚流行率非常高(55%),其中第一代表亲结婚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到了24.1%。另一项研究的比例则高达39%。在2013年突尼斯的一项研究中,第一表亲婚姻也是近亲结婚中最常见的,比例为31.8%。据2012年巴林的研究确认,该国在十年的时间里,近亲结婚率从24%下降到了7%。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代人之间第一代表亲婚姻类型的流行程度、趋势又是如何?以色列三角区域研究与开发中心(The Triangle Reg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的Rajech Sharkia等学者希望弄清楚这个问题。学者这项研究采集了3173段婚姻为样本,根据时间分为两代人,第一代是1948年到1979年,第二代是1980年到2009年。问卷通过至少对夫妻中的一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完成。文章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Advances in Anthropology》(人类学进展)上。(查看原文)
近亲结婚组包括两类(图1):第一代表亲和更近亲(双重表亲和第一代表亲)、其他近亲结婚。第一代表亲婚姻的子类别也包含在内:父系堂表亲(PFC)和母系堂表亲(MFC)。非近亲结婚指的是夫妻之间没有亲戚关系。
两代人缔结婚姻的数量分别为872和2301。近亲结婚的趋势明显下降,从43.1%降到33.7%。第一代表亲婚姻的流行度也明显下降了(从23.1%至16.3%)。此外,其他近亲婚姻类型也出现缓慢下滑趋势(从20.0%至17.4%)。
父系堂表亲婚姻中,父亲兄弟一方的堂表亲(parallel-PFC)婚姻在两代人中占主导,父亲姐妹一方的堂表亲(cross-PFC)类型没那么流行。母系堂表亲婚姻中,母亲姐妹一方的堂表亲(parallel-MFC)婚姻,要比兄弟一方的堂表亲(cross- MFC)婚姻更流行。
虽然在两代人之间,第一代表亲及更近亲婚姻婚姻已出现明显下降,但仍是最常见的近亲婚姻类型。学者认为有必要加以管理,需要加强人们的意识和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加以宣传,以减少近亲婚姻带来的负面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9931
版权声明:千人智库网系千人智库唯一官方网站,凡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