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智库官方二维码

首页  >   千人智库 > 热点
老科学家们最想念的年味儿
时间:2015-02-18 11:59:32来源:中国科学报
提交需求
提要:平素繁忙于实验室、医院、施工现场等地的科学家们也是一样,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新年没有那么“讲究”,但他们心中,也有独属于他们的年味儿。
老科学家们最想念的年味儿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在记忆中大多和家人、团聚、饺子这些词语紧密相连。春运的压力再大,每一个中国人还是一定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里过年。或许在西方人眼里他们难以理解这种候鸟迁徙式的大规模人口移动,但是每一只“候鸟”都知道,靠电话或者视频,无法感知到家人围坐在一起、互道“新年好”的味道。平素繁忙于实验室、医院、施工现场等地的科学家们也是一样,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新年没有那么“讲究”,但他们心中,也有独属于他们的年味儿—— 这种年味儿,是幼年时妈妈在拮据家境中省吃俭用制作的美味,是奔波于四海工作时与同僚之间彼此依靠的情谊,是成年后与家人简短但却珍惜的相聚,也是晚年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羊年到来之际,记者专访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八位老科学家,请他们谈谈自己家里的新年味儿。

郑哲敏:192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浙江鄞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

张履谦:192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

郭应禄:1930年出生于山西定襄。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学家。

赵鹏大:1931年出生于辽宁清原。中科院院士,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

周立伟:1932年出生于江苏。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

汤寿根:1932年出生于上海。著名科普作家。

山仑:1933年出生于山东黄县。中国工程院院士,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

王梦恕:1938年出生于河南温县。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年味儿之一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是郭应禄院士最看重的年味儿。而郑哲敏院士,至今仍然记得正宗宁波汤圆的做法,他记忆中家乡年味儿的代表菜还有年糕、雪里蕻……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中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直接决定了新年主要食物的不同——北方新年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说起饺子,令人有点儿意外的是,很多老科学家都是包饺子的一把好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郭应禄1930年出生于山西,很小就因为战乱离开家乡。记者请他回忆在山西过年的情景,他回答说多半已经“印象不深了。但他记得战乱时候逃荒,“很穷、穷得厉害”,“过年就顶多吃点儿黄米面儿的糕,连白面吃的都不多。掺点儿高粱面,包点儿饺子吃”。

直到12岁,郭应禄才终于与很长时间失去联系的父亲重新在天津团聚,真正有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新年的印象——“但也比较简单,就是吃点儿饺子”。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就是郭应禄最看重的年味儿。比较特别的是郭应禄告诉记者说自家是初一吃饺子,初二吃面条,初三吃盒子,也不是祖宗留下的规矩,就这么自成一派了。说起会不会包饺子,他表示不仅会包,甚至是家中的主力。

两院院士郑哲敏出生在山东济南,“根”却是在浙江省宁波章水镇郑家村。父亲郑章斐自幼家贫,念书虽少,但聪明勤奋,16岁便去到上海打拼。郑父从学徒做起,最终成为经营亨得利和大光明钟表店的合伙人,分号遍布全国多地,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爸爸妈妈都是一个村子出来的,开的小商店里也都是乡亲。生活习惯都是从南方搬过来的。平时都讲南方话,习惯都是南方习惯。”谈到自己记忆中的春节,郑哲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虽然条件受限,在济南过新年他们还是一定要包汤圆。

郑哲敏现在仍然记得正宗宁波汤圆的做法:磨好黑芝麻拌上生猪油、白糖做馅儿,糯米磨成粉,揉匀了搓汤圆儿。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小吃之一,汤圆传说起源于宋朝,在当时是一种新潮食品——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颇具风趣。这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又得一名“浮元子”,后来也有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其他地区不太一样的是,宁波人有在春节早晨合家齐聚、共食汤圆的传统习俗。而宁波汤圆也因为其“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滑润味美”名扬天下。

除了汤圆之外,宁波的另外一项特产便是年糕了。郑哲敏介绍说:“我们不是用糯米,是用吃饭的米。把米蒸好,然后搁在石头的臼里头,拿着木头榔头往里砸,一直砸成面。”

不以糯米为主的宁波年糕确实独具一格,具有特殊的香气。事实上大名鼎鼎的宁波年糕到底怎么选米,之前其实还有人专门为此做过调查。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宁波年糕一集中出镜的顾盘飞说,制作水磨年糕要先将糯米和粳米进行配比,并且两者之间的比例拿捏十分重要。从事年糕加工多年的工坊主则总结说做年糕最好是选当年的粳米,吃起来很香;陈米做的年糕就没有清香味。但如果是新出的粳米,可以不掺糯米,但也要看个人口味——喜欢糍一些的,可以略掺一点;喜欢硬一点的,也可以不要加。但如果用的是大米(籼米)或陈年粳米就最好要添加糯米了,比例大概是每10斤米掺入2斤糯米。

除了年糕之外,郑哲敏记忆中另外一味家乡年味儿代表菜便是雪里蕻。“宁波人都要腌的。新鲜雪里蕻采下来、洗干净晾干,一层雪里蕻,一层盐。”古语云“三天不吃咸齑汤,脚骨酸汪汪”,说的就是宁波人和雪里蕻的情缘。其实除了清淡的咸齑汤,雪里蕻还可以做成咸齑炒肉丝、咸齑肉丝汤、咸齑炒乌贼、咸齑大黄鱼、咸齑洋芋艿汤、咸齑年糕汤、咸齑炒豆瓣等各种菜肴,雪里蕻特有的鲜爽口感是宁波人共享的特殊的味觉记忆。郑哲敏的故乡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正有利于种植雪里蕻鲜菜,是当地的传统特产。偶尔返乡的他,对雪里蕻制成的各种菜肴也是十分钟爱。

“老宁波”年夜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另外一道菜是鲞冻肉。鱼和肉一般来说并不适合放在一起烹饪,但鲞冻肉却是个例外。鱼和肉的味道在这道菜里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上等猪条肉切成肉块文火慢煮,放适量绍兴老酒去除腥味,等肉熟一会儿之后放入黄鱼鲞一起文火烧煮,之后放少许酱油调色调味。刚出锅的鲞冻肉肉块鲜香酥糯、红亮晶莹,鱼鲞相配其中,别有一番风味。再经过寒冷气候的“加工”,鱼肉皆冻凝起来,一碗美味的鲞冻肉才算大功告成。

做鲞冻肉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何时投放鱼鲞——放迟了,肉已煨透,鱼鲞依旧咬劲十足;放早了,则是“鱼鲞不知何处去,唯留肉块立碗中”。鲞冻肉做好之后虽然直接食用味道也是不错,但却终究不如冷却打冻时好吃。作为一道鱼鲞、冻、肉三位一体的特色菜,“冻”绝对无法省略。

虽然鲜少在故乡过年,但是郑哲敏对于这些家乡味道却也是津津乐道。在济南过春节,虽然没有丰厚的宁波味道,但是能放鞭炮、领压岁钱,也足够让小孩子开心。

工作之后的他对于节日并不看重,很多时候是经人提醒才记起当天是什么节日。聊起羊年春节怎么过,他回答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平平淡淡地度过也是足矣

年味儿之二难忘妈妈味儿

母亲过年亲手制作的珍馐盛宴,是周立伟院士记忆中最最纯正的年味儿:一是将糯米磨粉后,手工制作的丸子;二是火锅底下铺上各式各样的蔬菜,上面是粉丝、蛋饺、肉类……

1932年出生在江苏的周立伟院士,在故乡生活的时间很短。说起过年,他更多的记忆发生在上海;聊到关于过年的故事,他总是会回忆起关于父母的很多往事——母亲亲手烧的饭菜,是他记忆中最最纯正的年味儿。

“上海的小吃很有名气的。我妈妈做的菜,是我到现在觉得最好吃的。相较来说,现在的日子过得简直太差了。”周立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现在物质的丰裕程度比从前好很多,但是他却觉得吃得很“破”。“母亲做的很多东西很好吃,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小孩子吃得很好。”

母亲过年亲手制作的珍馐盛宴中周立伟印象最深的有两道。一是自家将糯米磨粉后,手工制作的丸子——“里面包馅儿,还可以煮酒酿丸子”;二是母亲制作的火锅,底下铺上各式各样的蔬菜,再上面是粉丝、蛋饺、肉类……“一层层、一排排,很满的,很好吃”,周立伟说,这道火锅是他的最爱。

他念念不忘的这道火锅正是在老上海非常受欢迎的什锦暖锅,又名十锦火锅,沪菜系中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暖锅附有炉膛,将加热与盛器功能融合到一起,讲究的以紫铜制作。什锦暖锅主要食材是鸡肉、猪腰子、大白菜、鸡蛋、菠菜、猪肉等,数九寒冬、冰封雪飘之时,一家人围炉而坐,一边欣赏雪景,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暖锅菜,雅趣盎然。加上有荤有素、选料多样、摆盘漂亮,无怪乎周立伟对此念念不忘。

来到北京之后,周立伟还是会经常想念上海的小吃。而母亲过去以后,他觉得“再也找不到好吃的东西”。

同样身为上海人的科普作家汤寿根则是习得了母亲的手艺。其中有一道直到现在他都会亲自下厨制作的经典——独门汤家鱼丸。

“家乡其实好像都会做,但是不如我们汤家做的好。新鲜鱼肉刮下来,打成鱼蓉、然后加上鸡蛋清,调大油、葱味精,注意打的时候不能搁盐,要最后搁。然后左手鱼蓉,右手一个勺子,旁边放一锅半开的水。很快就有一锅新鲜的鱼丸可以吃了。”说起自家鱼丸,汤寿根的形容是“入口即化”,倒不是说鱼肉会像糖果一样在嘴里化开,而是舌尖轻轻一抿,整个鱼丸便是轻松散布于舌头各处,味蕾可以充分感受到鱼肉的鲜甜美味。“老伴一告诉我说鱼买好了啊,我就知道又该做鱼丸了。”

他从母亲那儿学到的另外一个经典菜是扣三丝。所谓“三丝”指的是五香豆腐干丝、香菇丝、火腿丝。“把三种丝分别排在一个圆碗里,中间再用三种混合填满,上边稍微用黄酒兑点味精,再加一点淀粉,撒点味精、盐花——盐要少搁、火腿是咸的——然后把整碗放在锅上蒸,蒸熟了盖上盘子拿手一扣,中间再摆朵大香菇。上桌的时候三丝颜色不同,很漂亮;吃的时候一拌,也很好吃。”

除了妈妈制作的食物之外,周立伟院士还向记者回忆了这样一段深情往事。小时候周家居住的街道里弄都是平民老百姓,娱乐中很多时间是打麻将、推牌九,输赢并不大,但是特别热闹。年纪尚幼小的周立伟特别喜欢这份热闹,经常看人家打牌,并且很快就精通了。只要街坊邻居或者家里一有牌局,他就没心思读书了。甚至到了“赶我也赶不走,而且指手画脚,指点人家”的地步。周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怕这样爱玩儿牌的儿子玩物丧志,以后变成赌鬼。

有一天妈妈带着周立伟到了她的一个好友家,“祝家姆妈家也在打麻将,可是离麻将桌不远的床上,坐着一位青年,他聚精会神在读书,一点没有受影响”。这位让周立伟颇受震动的读书青年,正是比他大8岁的祝慕高。当时祝慕高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学习,周母要求周立伟向这位大哥学习,用功读书,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我答应妈妈今后再也不看人家打牌了,也不和小朋友玩牌了——除非是春节初一到初三开禁的日子。”说一不二,周立伟真的做到了,他一直以这位大哥哥为榜样,刻苦读书。“祝慕高大哥后来是我国著名的建筑专家,曾任兵器工业部建设局总工程师、六院副院长。我在50年代到北京上学时,慕高大哥和他的妹妹祝宋金一家一直照顾我,待我像自己的弟弟一样。”而母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也成为他永远的记忆与感恩。

年味儿之三将消失的上海蒸糕

诸多食物中让汤寿根念念不忘的是自家做的蒸糕。“粳米粉和糯米粉混起来,里面撒上豆沙、红枣,好吃极了。”

汤寿根是名标准的“老上海”。他1932年在上海出生,24岁时从华东化工学院无机物工学系毕业。虽然在北京生活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他的乡音还是听得出来,并且依然保持着很多在上海过春节的习惯。

汤寿根对于春节的记忆当然也离不开记忆中那些可口的食物——“南方很多习俗和北方不一样。北方吃饺子,我们吃汤圆、蒸糕。腊八粥也不一样,其实是咸的,我们家的腊八粥做好后装在大木桶里,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去”。

 

诸多食物中让他念念不忘的是自家做的蒸糕。“粳米粉和糯米粉混起来,里面撒上豆沙、红枣,好吃极了。”说到这道幼时新年前一定要准备的蒸糕,汤寿根的记忆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

“蒸糕非常有技巧。铁锅上放上蒸笼,直接放进去一大坨,是蒸不熟的。粳米粉和糯米粉要放在匾里面摇。”汤寿根回忆说,自家当时都是用绳子将大匾挂在梁上,放上自家磨的粳米粉和糯米粉,掺匀后撒上一点水摇。慢慢将两种米粉混合均匀,还要保证透气。

小汤寿根在蒸糕时负责的部分经常是拿稻草去烧火,对此也是颇有心得。“糕如果不透气是蒸不熟的。笼屉里放上屉布,放一层粉,然后一层豆沙,再一层粉、一层豆沙……一层层铺好之后撒上红枣、谷麸、桂花,慢慢蒸熟。”

“蒸汽不是锅边透出来,要通过糕,慢慢蒸熟。烧火也很有技巧,要把稻草拧成阿拉伯数字4字一样的形状,这样的稻草很耐烧,不会一放进去立马就烧完了。”汤寿根告诉记者说蒸糕的时候讲究要水气冲到房顶,“不然是蒸不熟的”。这时不光厨房,整个家里都会弥漫着水汽——“像迷雾一样的,非常开心”。

蒸熟的糕要趁热切条,不然放凉之后就切不动了。被切成一片一片的糕放在大匾里晒,之后要吃就在米饭快蒸熟的时候放进去,蒸软了就跟刚出锅一样好吃。

“现在这种糕买不到了。绝种了。”一家人围坐吃完了年夜饭,便是穿着新衣服,吃着蒸糕当点心,等着新一年的开始了。

复杂的制作工艺的确让“老上海”这种传统手工蒸糕难觅踪影,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有媒体报道说,上海闵行颛桥的宋爱华,可能是全上海最后一户坚持手工打造、售卖“桶蒸糕”的农家。从重阳节开始,宋爱华每天凌晨两点多起灶,每天上午可以蒸出40桶左右糕点;过年的时候经常凌晨4点不到,就有人来到她家门口排队,小店门口排出去的队伍可以一直到小街口,更有很多人远道慕名而来。

过去在上海郊区非常普遍的年味蒸糕技艺,近日在嘉定区正式提出申遗报告。人们希望保护这一传统蒸糕习俗和技艺,将其继续传承下去。在北京注定难觅蒸糕踪影的汤寿根也笑言,或许自己今年可以试试在家制作。

年味儿之四 本命年风俗有讲究

2015年立春是在公立2月4日,民间也因此有了“羊年无春不吉利”“十羊九不全”等说法。当属本命年的赵鹏大院士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

1931年出生的中科院院士赵鹏大新年刚好84岁,属羊,是本命年。

本命年作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是指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汉族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甚至还有类似“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大多内容说得都是本命年不甚吉利。也因此有人把“本命年”也叫作“槛儿年”,说的是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

逢本命年有拜祭“本命神”的风俗。北京白云观内的元辰殿,供奉着“六十甲子神”。每年正月上旬这里香火旺盛,善男信女来这里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平安。本命神的说法来源于道教。作为唯一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自然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对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统称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如民族英雄岳飞生于公元1103年,夏历癸未年,他的本命星君为“癸未太岁魏仁大将军”。按照道教说法,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本命年或平常年份礼拜本命元辰,会消灾获福,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除了祭拜本命神之外,到了本命年时,还有一种习俗是不论大人小孩,均需系上红腰带,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或许有人将这些“讲究”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但其实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习俗,其实深深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由本命年可以引申出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中国文化中对于红色的崇拜。在传统文化中,红色辟邪、吉祥,是一种喜庆的颜色。据传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血的颜色、火的颜色,而这三者对人的生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变迁,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但对于红色的这种崇拜却并没有改变。人们还是习惯新年贴火红的对联,婚礼中穿红色的嫁衣、要盖红盖头、吹红蜡烛……不论何时何地,中国人都习惯用红色来增添喜庆,汉民族更是把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

2015年立春是在公历2月4日,农历春节以前,民间也因此有了“羊年无春不吉利”“十羊九不全”“女子属羊命不全”等等说法。

对于这样的说法,赵鹏大也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了一番“研究”。他给记者发来一篇转载的文章,其中写道:能够驳斥“羊年无春不吉利”的第一条理由便是中国历史上使用的历法有阳历、阴历以及阴阳合历。历法以天文为基础,阳历根据太阳运行规律而制定;阴历则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由于二者都有自己的缺陷:阳历无法体现月亮的变化,而阴历又无法体现四季的变更,古人就结合太阳与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了阴阳合历,并作为中国主流的传统历法。也有人基于此提出,中国传统的“年”并不是始于历书上的春节,而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所以羊年也有春。

而属羊的也确实有一大批名人,包括曹操和李世民、欧阳修、曾国藩、徐悲鸿甚至周杰伦和莫言等等。所以认为羊年出生不吉利的说法也是立不住脚的。

当然也有人指出所谓以立春为生肖年岁首,只是在命理学中使用,千百年来的官方和民俗全都以正月初一为岁首。也摆出了自己的证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的年历编制单位,其官方网站首页右下角的“中国天文年历查询”明确了生肖年以正月初一为岁首。

关于羊年到底如何或许可以成为新年串门一个有趣的话题。但也不必太过“较真儿”,毕竟只是一些对于传统民俗的不同看法而已,太阳依然会带来四季轮转,月亮也依然会循环着阴晴圆缺,其实只是普普通通的又一年而已。

年味儿之五过年磕头行大礼

过年除了放鞭炮、看龙灯、拜大年,赵鹏大院士、周立伟院士对于磕头这个习俗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过年要给祖宗磕头,要给父母磕头。

过年要给祖宗磕头,要给父母磕头。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规矩似乎有点“迂腐”,但事实上这古老的仪式很多时候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感动。

赵鹏大虽然出生在辽宁,但却在很小的年纪时便因为“九一八”事变逃难到了四川。“我们一家只有四口人,父亲、母亲、哥哥和我。并不是像老家,有很多家人朋友。”虽然远离故土,家里过年的习惯还是依循着以前的传统,“我们家里习惯三十晚上熬夜,给老人磕头拿压岁钱。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直到现在,年三十儿孩子还是要给老人磕头,是一种老习俗。赵鹏大告诉记者:“不光儿子孙子辈拜年磕头,儿媳妇儿都要给磕头。”

汤寿根对于过年磕头的印象也颇为深刻。他说:“小时候过春节很多讲究的。除夕以后一直到十五不能洗澡,要把财气洗掉的;初一要给祖宗磕头、给父母磕头,八仙桌后面挂着族谱,父母坐在八仙桌两边。”说到磕头,汤寿根颇有感慨——在他看来,继续传承这样古老仪式的意义在于,言传身教地让子女懂得感恩。让汤寿根颇感遗憾的是“文革”期间族谱遗失,他也无法记全。

“磕头拜年有一个好处。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记忆,到了过节过年要想到祖宗,对父母的恩情也要一直记在心里。”汤寿根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说,自己现在已经年过八旬,到现在依然忘不了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母爱很厉害。”

也因为这样的理由,很长的时间里,过年的时候汤寿根的儿子、孙子都还是继承着磕头拜年的传统。即使没有家谱,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来增进家族间的凝聚力。直到后来孙子也工作了,老伴儿提醒他说不能磕头了,“现在改成鞠躬了。”

在汤寿根看来,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团聚与仪式,自己的家族之间才能如此和睦。儿子孙子都对他非常孝顺,老夫妇俩一出门都要提醒好几遍“注意脚下”。从年轻时习惯骑摩托车的汤寿根开始还对子女连电动车也不让自己骑耿耿于怀,但后来也慢慢想通了——“不能让全家人担心我”。“所以磕头这种传统好像说起来是封建,但还是需要。”

周立伟对于磕头也有属于自己的记忆。除了放鞭炮、看龙灯、拜大年……聊到过年的习俗,周立伟今天仍然清晰记得父亲带着自己去给一位名叫方庆和的印刷作坊店主拜年的情景。当时周立伟的父亲失业,只能靠在街头摆小摊儿维生,一家人的生计难以维持。这位方庆和先生将周立伟的父亲介绍给了自己相识的童涵春堂药店的账房先生(即经理),并为周父作保,父亲正式成为童涵春堂药店的工人,周家一家人的生活得以好转。周父对于帮助一家人免于饥饿的方庆和非常感激,每年春节都要带着周立伟兄弟二人上门拜年——而且一定要跪下磕头。

“父亲告诉我和弟弟,这是我们的恩人,家里有今天都靠他。受人之恩涌泉相报。”周立伟说,自己成年后依然会去拜访方庆和老伯,对方告诉他说自己一辈子不下上百次给人介绍工作,敲图章,做担保人,被介绍的人很感激他,“但没有一个人像我父亲那样记住人家的恩典,而且念念不忘报答人家”。

父亲也曾告诫周立伟说,“人情债还不起”。因此他从青少年起,就养成了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的习惯,非常不愿去麻烦别人。至今他仍然不愿学校给自己配秘书,写文章、发邮件都是亲自动手,生活中也是自己买菜烧饭,不愿意麻烦别人。不久前刚刚出院的他,即使是病重也不愿麻烦学生和同事。但遇到人家求他帮忙,只要答应了就一定尽力去做——“我若做不了或做不成,一定告诉人家,绝不背信弃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都是父母亲身教的影响,养成了很自然的习惯”。

对学生一向和善的周立伟对自己的子女却没有那些耐性,因此还曾挨过父亲的训。上世纪80年代初周立伟在家请朋友吃饭,妻子在厨房做菜,做好菜后放在厨房外的桌上,正在屋里读书的女儿周莉看到桌上有好吃的,一会儿出来捞一块吃,隔一会儿又出来捞一块吃。

“我告诉周莉要她不要吃,菜是要招待客人的,她也不听,我气不过,就轻轻地打了她一巴掌。”嚎啕大哭的孙女让爷爷十分心疼,非常生气地对周立伟说:“小孩捞两块菜吃,有什么了不得,你这样打她。亏你还是学校的老师、室主任,你教书也是这样打骂学生吗?你想想,我从没有打过你们姐弟三人。”

听着父亲的“指责”,周立伟一声不吭,也不回嘴。“这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周立伟说,“我承认,我对自己的孩子脾气是不太好,觉得太令我失望了,有时便动手打她们,这实在是太爱他们了。”他了解父亲表达爱的方式,虽然自己从国外归来父亲也只是说了一句“喔,回来了!”但却从来没有打过他,也很少责备自己。而他自己在外面受的委屈和苦闷,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对父母亲说,家信从来报喜不报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周立伟说自己今天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家庭教育的影响功不可没。他告诉记者:“我现在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母亲的爱、父亲的教育。”就在记者采访的前几天,周立伟向北京理工大学捐赠了5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以父亲和他名字命名的奖学金、助学金,每年将向成绩优秀和有求学困难的学生发放5万元。

年味儿之六最重要的是团圆

一直致力于中国铁路建设的王梦恕院士,心里最看重的年味儿就是团圆。“全家团聚是过年非常重要的前提,再远、再没钱,也一定要回家过年。”

每年年末,中国特有的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周期性的人群大迁徙“春运”拉开序幕。

紧俏线路车票在网上一放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就被预订一空。被媒体称作“铁路代言人”的王梦恕一直致力于中国铁路建设,希望能够提升运力,解决铁路春运运力不足的问题。聊到自己怎么过年,他回答说自家从来都是遵循“古老的过年方法”。他说:“全家团聚是过年非常重要的前提,再远、再没钱,也一定要回家过年。”自己和家人儿女,过年一定会在家团聚。

“主要坐到一起,回忆一下今年的工作,想想第二年要怎么干。有助于更好地工作。”在王梦恕看来,一家人一年里各忙各的,难得有机会一起坐下来,通过交流可以从亲人那儿汲取营养,“提高各自的品德和素质”。

出生在河南的王梦恕辗转各地求学、工作,但过年一直遵照着传统,一定要以老人为中心。“假如父母不在了,老大是中心。”失去父母在他看来过年总差些什么,所谓“长兄为父”,身为大哥的他近些年都会回到河南洛阳,组织大家伙儿团聚。

“年三十大家一起包饺子,欢聚一下。下厨家里做个菜;年年初一必须吃饺子,要给孙子、孙女压岁钱。”

在很多人看来,年过七旬的王梦恕早该放下手头的各项任务,好好享受自己的悠闲时光。但事实上,他留给自己的时间仍然少得可怜,还没有开始度春节假期,他已经开始安排下一年的工作计划了。“过完春假大家各忙各的。铁路高铁建设未来要把西南西北连起来,成都到北京修好后6个小时就能到达,但是有大量的隧道要修。”为了未来能让更多的人方便回家,他已经作好奔走在铁路建设一线的准备。

年味儿之七新年得有新规划

对于出生在湖南的张履谦院士来讲,过年于他更多意味着总结过往,展望未来。而郭应禄院士的新年规划,则是思考关于微能量治疗的事情。年过八旬的山仑院士则表示自己来年的计划是逐渐实现从工作到退休生活之间的过度。

出生在湖南的张履谦院士对于幼时过年的记忆与贫穷相关。他印象中自己小时候还在湖南的时候,“谈不上过年的,能够穿上一件新衣服就很不简单。家里面都来团聚一下,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过年吃的东西也很简单,熬白菜、剁辣椒,能吃到辣椒炒肉已经是珍馐盛宴,那时“一下雨遭受雨、一干旱就旱灾”,过年也就是大家亲戚朋友串串门。

1946年到了北京之后,过年于他更多意味着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在学校的时候,有时候几个湖南同乡开个团聚会,讲讲一年里的生活和故事;工作之后,和同事谈谈工作,聊聊家常,吃点花生水果。”自己成家之后则和家人一起度过,“初一一起放放鞭炮”。

如今依然活跃在工作一线,甚至比一些年轻人还有精神的郭应禄,依然每周出诊3次、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看病。甚至这次关于年味儿的采访,也是在他紧之又紧的时间中挤出一点时间。聊到今年过年的安排,一向繁忙的郭应禄回答说以休闲为主。“和两个孩子团聚一下,两个孩子家,八个人凑一块儿过年,也没什么特别的。”除此之外,郭应禄的春节安排还有一项,依然与工作相关,思考关于新的一年微能量治疗的事情。

在不久前的一次医学大会上,郭应禄提出:“利用微能量医学治疗必将是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类治疗领域。它不仅可治疗明确的疾病,还可能将治疗前移,做到预防、亚健康治疗,这将是健康事业的革命性进展。”

近来随着内源性干细胞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实现组织修复再生,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门话题。郭应禄告诉记者,现在发现微能量不仅可以改善血循环,让新的神经末梢长出来,还可以激发新的干细胞、调动远方干细胞、邻居干细胞,一起来修复病理性组织器官。“这可能就是个大事情,我觉得挺重要的。”

“过年也要把下一阶段的工作考虑考虑清楚。”郭应禄告诉记者说,“既然是新的东西,我们和西方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能走得快、走得早,就有可能走在前面。”

年过八旬的山仑院士则表示自己来年的计划是逐渐实现从工作到退休生活之间的过度。故乡是山东龙口的他,对于过年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奶奶年前炸好准备的鱼、肉、素丸子,用冷馒头搓细了裹在外面当面衣,酥脆的口感让人印象深刻。“那是平日吃粗粮,心愿就是能吃上白面馒头,也是过年才能吃上。”

标签
科学家 年味儿 智库 t

版权声明:千人智库网系千人智库唯一官方网站,凡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作者系张晶晶

评论详情

   暂无相关评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