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智库官方二维码

首页  >   千人智库 > 首页焦点
瞄准地方特色,力推产业扶贫
时间:2018-11-05 14:31:14来源:千人杂志
提交需求
提要:中国的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在这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大部分人都已衣食无忧,但仍有一部分人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受限,仍处于贫困的窘境中,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将地区劣势变为优势,改变贫困的现状?
瞄准地方特色,力推产业扶贫

文/本刊记者  鲁婷婷

“科学的唯一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德国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曾说。

中国的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在这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大部分人都已衣食无忧,但仍有一部分人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受限,仍处于贫困的窘境中,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将地区劣势变为优势,改变贫困的现状?本期《千人》杂志专访2017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先进个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教授潘志勇博士,请他讲述扶贫一线的故事,并对未来的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做果农脱贫的“智多星”

“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培养学习一年,回国之后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丰富的学习、基层实践经历,加之个人的努力,目前已在Metabolomics、J Exp Bot、Proteomics、Plant Cell Rep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他就是潘志勇,一位深入基层、甘愿为果农办实事的80后科研人员,他愿意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做果农脱贫致富的“智多星”。

这些年来,潘志勇一直致力于柑橘栽培,具体研究柑橘菌根与砧木营养,这是他在学校实验室开展的基础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均来自于生产实践,反过来又可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他举例说道:“我们和城固柑橘试验站发现了一种耐缺铁的砧木,研究表明这种砧木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可为柑橘栽培提供优质的砧木材料。”

由于潘志勇长期专注柑橘栽培的相关研究,所以他主要在湖北盛产柑橘的山区,如通山县、建始县、五峰县等地开展扶贫工作。面对参与的一些扶贫工作,他自己感叹道:总体感觉比较良好,每次去村里实地考察柑橘树生长情况,了解一些事情的时候,当地的村民们都很热情,他们很渴望有人指导他们,掌握一些柑橘的种植技术,使橘树可以丰收,增加一些收益。除了淳朴热情的村民,这里的自然环境也特别好,风景优美,有山有水,空气很新鲜,每次去都是一种享受。整体的扶贫工作还算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特别棘手的事情。唯一一次就是水土不服,不太适应高山气候病了一场,后来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习惯了。

实际上,像通山、五峰这些地方有很好的适合种植柑橘的小气候,但是当地的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未能将地区的气候优势转化为柑橘产业优势,非常可惜。潘志勇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政府、合作社、企业、农户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培训和建议,从柑橘的品种选择、到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并及时解决一些生产上的问题,改变这些山区的面貌,也算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据潘志勇介绍,他从事扶贫工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梦想支撑也不是兴趣使然,更没有媒体报道标榜得那么伟大,心怀苍生。就是跟着工作的感觉走,不知不觉地就走到“扶贫”的这条道儿上来了。他说:“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即做应用研究的教师从事一段时间的基础研究后要面向生产解决实际问题,且我们学校一直在面向产区做扶贫工作,我很乐意深入基层,做果农脱贫的‘智多星’。”

柑橘产业扶贫,拔掉地区的“穷根”

“无论是科技扶贫还是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还是要产业扶贫。”潘志勇根据他的扶贫经历感慨道。

在他看来,科技扶贫主要是面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即科技助力扶贫,具体要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等主体去实施;而精准扶贫主要是政策层面的,科技助力是要在政策的指引下积极配合工作,配合度越高工作效率自然也会越高。可是当下贫困地区的现状是人口空心化,放眼望去,村里的年轻人寥寥无几,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的村民,主要劳动力都是50-70岁的中老年人,村里的劳动力不足。即使培训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或者配套了一些农业设施,这些年纪大、文化程度低的村民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不能很好的运用,扶贫效果甚微。

贫困地区的村民除了在接受新鲜事物以及先进知识上有障碍,扶贫过程中最棘手的还是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借助科技的力量,好不容易改良了柑橘品种,提高了产量,盼得一个丰收年!面对柑橘树上一个个皮薄果大、红彤彤的橘子,村民们眉头紧锁、只能苦笑,因为卖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烂掉在土里,这一年的投入可能都白费了,不赚钱反倒赔钱。

为何橘子的销路不能保障?潘志勇解释道:像五峰县,山高路陡,虽然大部分村已经修了公路,交通情况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山里的冬天往往比其他丘陵或平原地区来得更早,这时恰逢橘子收获的季节,大雪封路,一些货车进不来,橘子自然也运不出去。同时,还受到外面水果市场的影响,销量不好,商贩们便也不会再来运橘子了。实际上,山区里的村民们自己应对自然条件、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都太薄弱了,他们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只要种植、收获、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他们一年到头的辛勤付出就等同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面对山区的自然条件和果农的实际困难,潘志勇提议:一是要建立扶贫可持续性保障机制。提倡产业扶贫,重点通过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生产有很多环节,比如柑橘生产包括了前期的品种选择,中间的栽培、采后的保鲜和销售等,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每个环节都给予相应的支持,使橘子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果农们才能真正的丰收,尝到甜头。二是要充分发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农民的力量相对比较弱,而科技扶贫往往需要试验阶段或一定的成本,这个风险或成本一般的农户是无法承担的,企业和合作社则有这个能力;销售是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环节,企业或合作社在营销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他们知晓各种销售渠道,懂得宣传,拥有优质的人才资源。但现实的问题是,越是偏远落后的地区越难有好的企业来投资或参与,这就需要有好的政策来进行引导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亦是如此,潘志勇认为脱贫攻坚领域的“渔”就是产业扶贫。在他看来,扶贫工作要想有效且具有可持续性,一方面要带领农民掌握致富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平台,如专业合作社和相关企业。

有些贫困地区经过政府、技术员以及村民自身的努力好不容易脱贫了,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但是好景不长,在后期又“返贫”了。潘志勇表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只一味的给予,没有“授人以渔”,使得扶贫对象对政府产生了依赖,没有真正学会脱贫的“本领”,一旦扶贫中止则一夜回到扶贫前;也可能是学会了“本领”,缺乏保障措施,由于农产品价格变化或气候灾害使其返贫,这就需要通过扶贫工作切实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而不能一味给予,同时要建立一套可持续性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工作者、农户的积极性,促进合作共赢,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扶贫工作是一场“持久战”

“扶贫工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不是我驻扎在了通山县某个村,这个村的村民马上就能脱贫,过上富足的生活。这其中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毕竟扶贫这项工作牵涉的人、事、物都很多,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步步推进”,潘志勇坦言。他第一次去村里,村民虽然很热情但很难完全信任他,这是人之常情,潘志勇能理解,村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对一个陌生人抱有百分之百的信任,而且越是新鲜的事物越难以被接受,这需要时间磨合,有一个推进过程。

潘志勇陈述道:“对于我们扶贫科技工作者来说,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指导农民生产必须自身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这样老百姓才会信任你;其次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一些问题解释清楚,不卖弄专业,才会拉紧彼此的距离;此外,若能有企业或合作社牵头,做一些科技示范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这个是最有说服力的,老百姓看到实际效益,能赚钱自然就愿意听从指导。”

目前潘志勇深入一线,参与扶贫工作已有两年了。他谦逊地表示,不敢说取得成效,主要是尽自己的能力为贫困地区发展柑橘等果树生产提供一些建议,开展一些技术培训等,发挥专业特长,提供智力咨询。扶贫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更需要各级部门一起努力。未来,他在服务于产区生产的同时继续从事扶贫工作是必然的,这是一个自然而长期的过程。

 

    潘志勇,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教授

标签
瞄准 地方特色 力推 产业扶贫

版权声明:千人智库网系千人智库唯一官方网站,凡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作者系鲁婷婷

评论详情

   暂无相关评论!
RSS订阅